3月6日晚上,重庆代表团举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记者会。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交流探讨如何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国人大代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围绕“丰都县聚焦‘城市缺位、农村缺人’这两大痛点,以‘小县大城’试点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作介绍。
全国人大代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主办方供图)
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以“四位同升”建设有仪式感、烟火气的美好城市
张国忠表示,城市发展,难点是“缺位”。近年来,丰都县聚焦县城为什么留不住人、农业人口转移为什么舍近求远、未成年人犯罪率为什么居高不下的“城市三问”,抢抓重庆市“小县大城”试点机遇,一体推进城市形象定位、功能补位、环境升位、品质进位“四位同升”:
通过找准形象定位,丰都加快构建有辨识度的城市意象,着力打造有仪式感的时尚之都、有烟火气的活力之城;通过开展功能补位,全力补齐学位、床位、车位、蹲位、工位、座位等“六位”;通过推动环境升位,推动100余件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加快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系;通过促进品质进位,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文旅、新农业“四新”产业,推动玻璃纤维、特铝新材料、抽水蓄能等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
“在全面调研、深入研判基础上,我们又迭代了新‘城市三问’,即功能缺不缺?环境优不优?品质好不好?”张国忠说,答好新“城市三问”,丰都将以深化“小县大城”试点为牵引,推动城市功能再完善、环境再优化、品质再提升,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四同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升县城辐射带动能力。
把乡村发展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新农人”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张国忠看来,乡村发展,难点是“缺人”。丰都是重庆“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特征的典型代表,54.98万农村户籍人口中留在农村的只有18万人,且青壮年劳动力仅占21.9%。现在靠谁来振兴乡村、未来靠谁下地种田的“乡村两问”是丰都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张国忠认为,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客观规律,以新农人培育提升为抓手,推动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力答好“乡村两问”,是丰都回答这道问题的关键。
据介绍,近年来,丰都以新农人培育提升为抓手,率先给予新农人定义,开展新农人认定,并通过建立新农人学校、创新“新农人贷”、组建新农人服务团等方式培育新农人。目前,已累计培育新农人6847名、联结农户5.01万户16.15万人,带动2024年市场主体突破7万户、比新农人培育前的2021年增长12.4%。
围绕以肉牛、榨菜、鸡为重点的“一主两辅多特色”产业体系,丰都把有能力的新农人、有实力的家庭农场、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初步建成百亿级肉牛全产业链和榨菜、鸡等特色产业链。通过“新农人+村集体+农户”的方式组建“共富农场”,发展肉牛、生猪等共富农场322个,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均经营收益稳定在10万元以上。
“未来,我们将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把‘人、地、钱’等要素更多配置到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健全新农人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力争培育新农人1万名以上,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乡村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为山区库区乡村振兴探索丰富经验。”张国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