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物 > 正文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刁显超,专注制陶40载,传授学生无数。凭着一双巧手的精准拿捏,让一坨坨陶泥变成一件件制作精良的陶艺佳品— “制陶技艺无涯 惟愿一生探寻”

坚守传统 与陶结下40年情缘

发布日期:2020-06-30 18:16

  刁显超出生于陶艺世家,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着青山绿水画画、和着稀土捏泥,成了刁显超童年生活里的一大乐趣。

  也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刁显超爱上了陶艺制作。16岁那年,刁显超进入荣昌陶器厂工作。

  在荣昌陶器厂期间,刁显超跟着师傅学艺,天赋异禀和刻苦专研让他的陶艺技术逐渐成熟,娴熟掌握了拉坯、施釉、烧窑等传统技艺,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时代车轮急速向前,荣昌制陶业由于市场经济、经营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没能跟上时代步伐。

  “1998年,陶器厂破产,生活的压力让我不得不放弃做陶。”刁显超介绍,上世纪末期,不少国营陶器厂相继破产,大批制陶人才流失。

  2012年,刁显超迎来了制陶生涯的转机。“当时,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发展当地特色手工行业,而我也决定重操旧业。”刁显超说,立足厚重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荣昌陶产业在历经长达20多年的沉寂之后,再度焕发青春。

  2016年,刁显超决定自主创业,开设刁显超陶艺工作室,致力于荣昌陶的传承、挖掘、研究和创新。

精益求精 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件作品

  对于55岁的刁显超来说,每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坐在转陶机前,制作一把壶、一个花瓶,或是调制陶器上釉的颜色。累了,就开始欣赏工作室里摆满的各种陶器成品。

  “每一件手工陶器都是世上独有的。”在刁显超看来,陶艺制作的工序虽是固定的,但在烧制过程中任何一点细微的元素都能让陶器成为孤品,这也正是吸引刁显超制作陶艺的“闪光点”。

  在刁显超制作的众多作品中,《彩云之蓝》让刁显超印象颇深。该作品呈花瓶状,整体器型比例均匀,大气端庄。当中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釉色“孔雀蓝”的独一无二。由于美观独特的外形和考究的工艺,让该作品斩获2019第四届“工匠杯”设计创作大赛金奖。

  捏泥、拉坯、烘干、上釉……刁显超介绍,为了完成该作品,他在创作前埋头探索其中的技艺与奥妙,并经过7天的精心制作,历经了近30道工序,这件陶瓷作品才得以面世。

  作品如何设计、颜色如何调制、温度如何掌控……侃侃而谈的背后,是刁显超历经千辛万苦的摸索与近40年制陶经验的累积。

担负使命 让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由于精湛的技艺,多年来,刁显超的作品逐渐深得同行赞赏、顾客青睐。其中,由刁显超设计创作的工艺陶“锅中有乐”在第54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荣获2019“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绞泥茶叶罐”于2017年入选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四大名陶展。其本人也先后荣获“荣昌陶艺制作非遗传承人”“荣昌区技术能手”“陶艺职工党代表”等多个荣誉称号。

  “要懂得创新,将艺术与生活融入陶作品中,才能让荣昌陶大放异彩。”刁显超说。如今,刁显超制作的陶器销往全国各地,最远至新疆、内蒙等地。

  对刁显超来说,制陶不仅是他热爱的工作,更是陶艺文化的一种传承。

  为了将陶艺文化发扬光大,40年来,刁显超传授学生无数,同时也担任各大院校的荣昌陶艺指导专家,还经常开展座谈、演讲等,与学员、老师交流沟通荣昌陶的工艺技艺。

  “陶艺文化的复兴少不了政府的全力帮助。”刁显超说,借着实现文化传承和产业复兴的“春风”,如今“安陶小镇”的陶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仅成为我区非遗文化体验的新“地标”,也成为全国陶艺文化交流的“舞台”。

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