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物 > 正文

“两优一先”风采展

发布日期:2021-07-16 11:27

谢福学:“始终牢记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

6月30日,峰高街道凤凰村党总支委员谢福学,来到种植大户陶连杰的蔬菜基地,查看其糯玉米、辣椒产销情况,为其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谢书记’一直非常关心我的产业发展,在用地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等方面给予我帮助,为基地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陶连杰说。

谢福学今年58岁,从2002年开始,他连续多年担任凤凰村党总支书记职务。今年3月,谢福学从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卸任,成为村党总支部委员。

“尽管离开了村干部岗位,但我不能忘了党员的责任,会尽力协助新的村‘两委’班子,把凤凰村发展好。”谢福学说。

一直以来,谢福学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在村级产业发展、惠民政策落实、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近两年,谢福学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新修人行便道12公里、水泥公路13公里,带领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带头在卡点值班值守;牵头引进5家企业入驻凤凰村,每年帮助村集体创收11万元……因工作成绩突出,谢福学赢得上级党组织和辖区干部群众的认可,多次被区委、街道党工委表彰奖励。

“我将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继续发光发热,为凤凰村的发展献上绵薄之力。”谢福学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让均 通讯员 胡露月

喻德辉:“让青春在党组织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我是一名党员,在关键时刻就要挺身而出、冲在前面。”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古昌镇玉带村综合服务专干喻德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喻德辉迎难而上,第一时间申请出战。“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在接到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后,喻德辉在村“两委”组织下,第一时间走村入户排查武汉返荣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他白天开车到村里利用小喇叭宣传疫情防控,晚上又巡逻各个卡点值守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坚守疫情防控卡点、入户排查、走访宣传……喻德辉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40余天,全力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喻德辉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解决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勇挑重担对村级资料以及全村29户贫困户资料进行整理,并通过入户走访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到贫困户家中,为其打扫院坝房屋,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也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他常常说,“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彰显党员本色,让青春在党组织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郑开志:“群众的事再小也是我们的大事”

郑开志是双河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他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在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中,郑开志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程序进行落实,该街道193户498人无一起漏评、错评、错退,确保了贫困对象识别准确。

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选对发展路子非常重要。为此,郑开志组织帮扶干部入户走访摸排,因户施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就业致富。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该街道182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获得利益分红,54户脱贫户在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发展产业,166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

与此同时,郑开志还为困难群众的饮水、住房等问题积极走访联系,助力辖区182户困难群众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全覆盖。

工作中,郑开志勤于钻研业务,创新工作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扶贫任务,为该街道的脱贫攻坚工作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说,“看到村民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日子蒸蒸日上,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陈善荣:“不能愧对胸前的党徽”

陈善荣现任直升镇道观村党总支书记。自他任职以来,他和村干部齐心协力,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18年12月,陈善荣带领村集体成立重庆市峰骅劳动服务公司,购买3台植保无人机进行社会化服务,通过开展垃圾收集、运输,市政环卫服务,建筑劳务分包,室内装饰装修等,解决本村5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

除此之外,陈善荣组织成立道灌(重庆)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流转该村800余亩闲置土地后承包给业主,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引进6户业主,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团队、果木种植能手、新型职业农民等,帮助1000余名村民实现在家就业;还建立三角梅基地,发展特色产业……

“千方百计增收入、千方百计谋出路”,陈善荣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动足脑筋、使足劲,如今,道观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零到年纯收入十多万元的跨越。

“发展没有止境,道观村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未来,我将带着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出更好的生活,才不愧对我胸前这枚党徽。”陈善荣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