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物 > 正文

甘为人梯育新秀 廿载爱心洒山村

——记仁义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周雪梅

发布日期:2020-10-15 16:51
摘要: “教育不是管教,是适时地进行引导”“学生犯错很正常,我们不能因此给他们下‘判决书’”……从2000年走上讲台至今,仁义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周雪梅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她也获得了“荣昌区优秀班主任”“荣昌区师德标兵荣誉”等多项荣誉。 20年来,有很多次机会摆在周雪梅眼前,她都没想过离开这里。她说,“农村娃娃也需要好老师,这个观念让我牢牢地扎根在这,我也在故乡的这片清凉之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是学生口中的“周妈妈”

  沿着一条石板路,20岁的周雪梅走进了仁义初级中学的校门。

  周雪梅是土生土长的仁义人,毕业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任教。

  “最开始,学生们不太喜欢我。”周雪梅回忆起当班主任的日子。当时经验不足,认为只要管住学生、让他们听话,就是成功的,可后面发现学生们离她越来越远了。

  一次次碰壁后,周雪梅渐渐意识到:教育无他,唯有真心付出。

  2010年,开学第一天,班里孩子又给她出了个难题:初一的张涵喜欢吊在教室门上,怎么也不下来。后来的家访中发现,张涵的父母离异,跟着再婚的爸爸一起生活。有一天张涵问她:“有妈是啥感觉?”一时间,周雪梅不知怎么回答,眼泪在眼眶打转。

  为了困难学生感受到温暖,入冬后,周雪梅自费给班里6个孩子买了棉袄。一次次接触下来,学生们和她越来越亲近了。

  即便如此,学生段兴阳也不“买账”。“给他买了衣服也不搭理我,经常在校外喝酒,我通知他家长,他更讨厌我了。”周雪梅有些无奈,但还是想着法接近他。给他换干净枕头、交钱给他补体育课……后来,和不少同学们一样,段兴阳直接管周雪梅叫“周妈妈”了。

  “都说初中生叛逆、不好管,其实学生犯错很正常,我们不能因此给他们下‘判决书’,关键是要尊重学生,找准时机去引导他们。”对学生,周雪梅格外有耐心。

  说话间,周雪梅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段兴阳的妈妈为表示感谢,想请周雪梅吃饭。“不用不用,你让他高中三年好好读,考上大学给我说一声就行。”周雪梅婉拒。

她带的学生娃拿了全国一等奖

  依稀记得,2010年的冬天……

  “哎!孩子,抓紧点,可别乱跑啊!”妈妈狠狠地攥着我的小手呵斥道。在这火车站的茫茫人海中,年仅五岁的我的确太过渺小,失业的爸爸领着我和妈妈在蚂蚁窝似的“人堆”中艰难地移动着,不时还踩到别人的脚,于是我们一家人在接二连三的抱歉声中挤上了火车。

  ……

  这是周雪梅指导的学生李子涵,写的《中国高铁——引领世界的长龙》的开头,这篇文章斩获了国家级征文大赛的一等奖。

  班里娃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得了奖,周雪梅乐坏了。

  但一开始,学生们还摸不着方向,周雪梅说:“刚拿到改革开放这个主题时,李子涵直呼‘写不来’‘憋不出’,没想到最后不仅写出来了,还拿到了最高奖项。”

  实现这样的逆袭,离不开周雪梅的点拨。“改革开放是啥我都不晓得。”顶着“一脑袋疑问”,李子涵找到周雪梅。周雪梅开始引导:“你爸妈在外面打工没?坐过火车吗?火车难受不?难受的话,就把难受写出来。”临到放假,周雪梅又抛出了问题,“今年暑假,你还去爸妈那里不?是不是要坐高铁过去?再把感受写出来。”就这样,《中国高铁——引领世界的长龙》一步步完成了。

  张雪艳《最美的奶奶》、谢静的《农民爸爸爱上书》、王燕的《二在“囧途》……一篇篇获奖征文下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爱上写作,学习的信心也提上去了。

  周雪梅说:“其实,孩子们不是写不出来,是没找到切入点。通过引导点拨,农村孩子也能在国家级、市级征文大赛中拿到好名次。”

她不让一名学生辍学掉队

  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被列为教育领域三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2019年,刚开学不久,学生何俊宏再次翻墙离校。得知这一消息,周雪梅赶紧去何俊宏常去的网吧找他。找到他时,何俊宏穿着红裤子、红衣服,染了黄色的头发,打定主意准备辍学“闯江湖”。经过一番劝说,何俊宏答应回学校继续上学。

  在学校成天顶着黄头发,也不是个办法,得劝何俊宏把头发剪了。那段时间,周雪梅天天磨,小心地试探:“我给你出钱嘛,我们去把头发弄好。”在周雪梅的较劲下,不知道哪个瞬间,何俊宏已经悄悄地发生了转变,并向周雪梅保证:“再也不跑了。”

  今年8月,和何俊宏通电话时,他正帮着父母收谷子。今年9月,何俊宏进入荣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就读。

  “一旦辍学,孩子可能就耽误了。这些年,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见证学生的改变。”周雪梅说,“对学校有感情了,离不开这儿了,我最大的愿望是在讲台上退休。”

  告别周雪梅老师,车子缓缓驶离山坳时,记者回头望去,绿荫掩映下的学校,琅琅读书声久久回荡。

  (文中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