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物 > 正文

重庆荣昌:迈进村民门槛 “驻”进群众心坎

发布日期:2020-06-18 10:55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个头不高,皮肤被晒得黝黑,总是风尘仆仆的样子。她,就是荣昌区盘龙镇永陵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廖雪红。

扶贫工作期间,廖雪红常常穿梭田间地头,深入村社入户走访,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精准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她积极推广花椒、杂柑、生猪等产业,助力精准帮扶,为剩余贫困户量身定制“一户一策”脱贫方案,为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廖雪红(中)观看花椒长势(摄影 王新莲)

“访”字排头,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一人”

“小姑娘,你怎么没去上学?”2018年9月上旬,廖雪红与同事到永陵村7组走访时,发现一位十余岁的女孩坐在家门前发呆。她性格内向,见到有外人到来,耳根通红,迅速躲进了卧室。

“家里情况特殊,她逼不得已弃学,在家待着。”女孩的奶奶田时琼向廖雪红讲述了家里的情况。女孩的父亲在贵州打零工,她与弟弟跟着田时琼在家生活。由于田时琼患有慢性病,弟弟还在读小学,家庭日常开销仅靠父亲一人,生活入不敷出,一家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姑娘这么小,不读书怎么行?我们建议你到荣昌区职教中心学习,学一门技能,才有就业赚钱的能力……”廖雪红得知女孩的家庭情况后,向其宣传了中等职业学生的资助政策。

经过一番劝导,女孩及家人接受了建议,同意让女孩继续就学。廖雪红与队友又忙着帮其张罗入学事宜,女孩终于重返校园。让人欣喜的是,女孩一家通过政策帮扶及女孩父亲的不懈努力,于去年成功脱贫。

“是我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了好政策,才有机会重返校园。现在我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得到减免,每年还有3000元的助学金,学校还为我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我一定好好读书,努力完成梦想。”女孩重返校园,性格变得开朗了,每次见到廖雪红都特别亲热。

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中,廖雪红按照“不漏一户一人”要求,仔细摸排走访,详细了解每位建档立卡户的生活情况、家庭状况、贫困原因等,倾听其心声,收集合理意见建议,把国家的脱贫政策传递给每一位困难群众,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该村170户建档立卡户中,已有164户脱贫。

...

脱贫户伍阳卉在花椒基地务工(摄影 王新莲)

“谋”字为重,一起寻找致富出路

“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变空壳村现状?”“什么样的村级集体经济能聚人气、吸财气又增活力?”……2018年,就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廖雪红与同事绞尽了脑汁。

经过实地考察和多番讨论,最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廖雪红与同事决定,引导村民发展花椒产业。

“2019年我们通过投入50万元,与种植大户一同发展了100余亩花椒,今年已经挂果,目前长势甚好。”廖雪红指着永陵村花椒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青涩的花椒颗粒挂满树枝,一派丰收景象。

“仅靠发展花椒产业,项目单一,集体产业增收效果不明显,所以我们又与大户合作种了70亩杂柑,预计明年就能试挂果。”廖雪红介绍,下一步,她计划与企业合作,办一个生猪养殖基地,力争让集体经济获得更大收益。

“有了村级集体经济,就必须与群众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廖雪红介绍,在发展集体经济时,他们不仅拿出部分资金分给贫困户(脱贫户),还邀请部分有劳动力且愿意务工的贫困户(脱贫户)到花椒、杂柑基地就业,以增加家庭收入。

脱贫户伍阳卉便是到基地务工的村民之一。“自从村里发展起了杂柑、花椒产业,我就在基地上班。去年,我和老婆在基地上班就挣了近1万元。”伍阳卉说,农忙时,他和妻子在家忙农活,农闲时就到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基地除草、剪枝、施肥、耕地,顾家、挣钱两不误。

...

廖雪红查看贫困户张仕军发展的龙虾(摄影 王新莲)

“干”字当先,量身定制“一户一策”

“多亏了党委政府,帮我解决了大难题,给了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以后我要甩开膀子加油干,带领家人过上好日子。”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仕军说。

以前,张仕军家条件不错,还在盘龙镇镇上买了商品房,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天有不测风云,自妻子杨文玉患上鼻咽癌,为给妻子治病,张仕军卖掉商品房,花光了积蓄,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让人遗憾的是,杨文玉最终病逝,张仕军备受打击。又因张仕军患有脑梗塞,不能干重活,他家里还有80余岁的母亲需要照顾,儿子才读小学,生活举步维艰。

“我们根据他家的情况,鼓励他养羊、土鸡、土鸭、小龙虾,为他争取产业帮扶资金及小额信贷,解决他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廖雪红介绍,根据张仕军的实际情况,帮扶干部们及时落实了相关扶贫政策,先后帮助他解决了子女就学、医疗等问题。

“政策帮扶让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以后我要努力奋斗,用双手改变贫穷,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张仕军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计划喂养羊、土鸡等家禽的同时,再喂养些牛、猪,增加家庭收入。

廖雪红介绍,通过全面摸底,驻村工作队已根据剩余6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针对性的脱贫帮扶对策,确保把各项帮扶工作做细致、做到位,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做强集体经济,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同时,要多到村社院落‘打卡’,倾听群众心声,切实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好,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交出满意答卷。”廖雪红说。

(作者:  王新莲)

(作者单位: 荣昌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