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书记是给村民办实事的好书记,这些年我们村变化太大了,环境美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都离不开我们‘跑腿书记’的辛勤付出。”村民口中的邓书记,便是远觉镇高观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邓克翔。
驻村期间,他忙前跑后帮大家解决难题、发展生产,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为“跑腿书记”。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昔日没有产业、没有资金、没有技术的偏远山村,找到了致富新路子,他也荣获了“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有问题就找邓书记”
2019年4月,初到高观音村,几个棘手问题摆在邓克翔面前: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收入为零、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普遍……与此同时,大多村民都不太认可这个城里来的新书记。
怎样快速融入、消除与群众的距离感,成为邓克翔的当务之急。不善言辞的他,选择用脚走、用腿跑。
一共有多少贫困户?他们致贫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适合发展什么产业……白天,邓克翔带着笔记本,一家家、一户户上门走访。晚上,他与村干部一起挑灯加班,整理走访资料,根据各户家庭状况、群众所需所想,为因人施策做好准备,也为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打实基础。
邓克翔深知,扶贫更要扶志,他在走村入户的同时,重点向村民宣讲相关产业惠民政策,并耐心解答村民疑惑。渐渐地,村民们对这个新书记越来越熟悉,距离感也渐渐消失,还亲切的称他为“跑腿书记”。
“他一天到晚都在村里,见的面多,自然就成了老熟人,大家有问题就找邓书记。”村民黄炳银说。
“靠双手过日子才踏实”
在驻村工作中,邓克翔一直坚持“只有多走群众的山路,住进群众的民房,了解百姓的情况,记下民生账,才能办好百姓事、谋好百姓福”。
在他的努力下,大家想发展、谋发展的心气越来越足。脱贫户李自芳便是其中之一。
“邓书记常说,脱贫不能‘等靠要’,还得自己‘加油干’,听多了,思想自然也有了变化。”李自芳说,过去就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吃饭,现在跟着村里发展养鸡产业,每年增收3000多元,日子越过越踏实。
除了鼓励村民靠双手增收,邓克翔还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化种植元宝枫、优质水稻、油菜和辣椒等。当年底,高观音村便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
在整顿验收大会上,大家讨论后一致同意,利用废弃的搅拌站和荒地,修建一座村级广场,命名为“觉悟广场”,教育群众“不信迷信,信科学;脱贫致富,党指路”,展现新时代乡村新风貌、新发展、新成效。如今,觉悟广场俨然成了当地群众茶余饭后,闲谈、休憩的“心灵家园”。
“帮扶帮到了心坎上”
2020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邓克翔的宣讲内容加入了更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规划、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
邓克翔介绍,高观音村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个别村民对于镇村两级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理解、不支持,“最难的就是拆违建,私搭乱建、垃圾乱倒,家家户户几乎都有。”
为了切实转变群众的“老观念”,邓克翔在农民新村、村民集居点和农家院坝,大力开展与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的政策、知识宣传;通过邀请整洁庭院示范户现身说法的方式,向村民讲解环保的重要意义,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引导村民自觉支持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以前村里鸡鸭到处跑、污水遍地流的场景不复存在了,我们是打心底里高兴。”村民钟详武说,现在村里的生活垃圾定时就会有人清理,到处干干净净。”
如今的高观音村,有了硬化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粮食加工坊、民宿、电商平台和村综合服务社;种上了2000多亩元宝枫、300亩大豆、300亩辣椒、100亩油菜;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昔日的落后村早已旧貌换新颜。
“邓书记真是好书记,帮扶帮到了我们心坎上!”说起邓克翔,该村村民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我的驻村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仍将立足岗位,以实干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密切关注高观音村的发展动态,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邓克翔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