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赵氏宗祠:述说填川移民历史

发布日期:2020-07-30 15:21

  宗祠,即祠堂、家庙。是旧时同族子孙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宗祠文化主要包括宗祠建筑风格、修建工艺以及精神上的文化传承等。

  荣昌赵氏宗祠,位于万灵古街,祠堂于嘉庆九年开工修建,距今已有216年。祠堂建筑呈古朴典雅、气象恢弘之势,是荣昌填川移民文化的典范。

Still1106_00001.jpg

宗祠寻根 留存填川移民印迹

  “应唐宋元明迄今承休犹是功名不朽,由越豫荆楚於斯聚族依然俎豆维新”“孝弟格香邻昔先正有典型□,循良光史策我后人咸嘉赖之。”这两副石刻联语出自荣昌赵氏宗祠。

  明末清初,荣昌和四川其它地方一样,经历了长达30年的战火,人口锐减。清政府采取“移民实川”的措施,动员湖广、贵州、江西等地的老百姓来川插占为业,民间称之为“湖广填四川”。作为移民在川中一个重要集散地,康熙、乾隆年间不少人来到荣昌万灵(原路孔)落户定居。荣昌赵氏入川始祖赵万胜是北宋景佑年间进士,京师号称“铁面御史”赵汴的第二十三代孙。“乾隆九年,我们入川始祖赵万胜夫妻率领7个儿子和1个儿媳妇,从湖南邵东出发,挑着箩筐,历经千难万险来到荣昌。”荣昌赵氏后裔赵修介绍说。

  乾隆后期,为纪念赵氏族人入川第一个甲子年,赵万胜的第三代后裔富仁、富永、富身、富胜四大房人商议集资修建祠堂,用以祭拜祖宗,强化家规家训。

Still1106_00003(1).jpg

古祠建筑 细节承载前人厚望

  “祠堂是汉民族的一种建筑文化,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包含历史、人文、艺术、科学和民俗,每一个姓氏文化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重庆市文博文物研究员甘勇介绍,“整个赵氏宗祠的建筑,保留了清嘉庆年间的建筑形态。”

  荣昌赵氏宗祠为三进四重堂,卷棚式屋顶,抬梁式梁架,上厅堂用以石柱,下厅堂用以四方木柱支架,抬梁上有建筑题记。

  甘勇介绍,赵氏宗祠的建筑是属于砖木结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筑双坡屋顶形式——硬山式屋顶。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主要起着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为了防火,把这硬山式的建筑建成了‘观音兜’的形态。‘观音兜’就像古代官帽的形态,因此赵氏族人把最后一个四进堂变成了‘官帽’的山墙。”甘勇说。

  荣昌赵氏宗祠除山墙造型独特以外,其厅堂内的柱础也十分具有寓意。“这个柱础叫做‘瓜瓣式’柱础,老百姓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而希望得到丰收。”甘勇介绍到。

  每一座祠堂都是“文化活化石”,荣昌赵氏宗祠的构造与纹理,风骨与花饰,都在静静讲述了迁徙民户艰苦生活练就的坚定信念和对后人寄予的厚望。

Still1106_00007.jpg

宗谱家训 贤达辈出永垂青史

  春耕秋种,繁衍子孙,建立自己的家园。远离故土的赵氏族人,为曾经的族根,为远去的宗祖,修建宗祠,维系每一个姓氏族人和其血缘余脉。“赵氏族谱上记载有‘今尔兄弟当其始迁,务必学友起家,诗礼传后,克勤克俭,俾里为仁里,户为良户。’的句子,就是告诉子孙后代要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后人。”赵修说。

  功名德风,家族血亲,孝道经纶,是祠堂的风骨,在薪火相继的努力下,过去的两百多年间,荣昌赵氏家族走出了清朝嘉庆年间,举人、从三品奉政大夫赵代仲;道光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赵富身;到了近现代,赵氏更是涌现出革命志士赵宗楷、抗日文化战士赵宗麟(柳乃夫)、“人造石油专家”赵宗燠等共七十多位名人志士。如今,荣昌赵氏家族历经数辈,依旧贤达辈出,在赵家后人看来,家族兴盛不衰的奥秘,就隐藏在这座祠堂之中。

  “祠堂主要是用来祭奠祖先,家族集会,还有就是赵氏子孙启蒙教育、严肃家规的地方。受家训影响,现在我们教育子女都是要发奋,要走正道,要避开妖风邪气,走正道,做正人君子,不许赵氏子孙胡作非为。”赵修说。

  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赵氏宗祠的一牌一碑一匾,一柱一砖一墙,都记录着同宗家族的故事,裹着浓浓的乡愁,在现实与过往中渲染悠悠巴渝大地。

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云红 祝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