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8月9日,记者走进清流镇马草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映入眼帘,一个个浑圆可爱的橘子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清香。
如今的马草村,特色产业发展兴旺、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群众生活方便舒适。然而,在10多年前,清流只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大部分青年都外出打工。
说起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镇负责人表示,“马草村的‘翻身’没有捷径,主要是坚持一件事:打造拥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基层党组织。”在清流镇,以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乡村美丽“蝶变”的背后,一股遒劲的红色力量正涌动着。
发挥“领头雁”作用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以前,村里基础设施差,也没有什么产业。”2008年,马草村党支部书记敖晓刚和当地两名村民一起流转600余亩土地,带头发展柑橘产业。见到效益后,敖晓刚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鼓励其他村民加入,粟时全就是其中之一。
来到马草村6组,68岁的粟时全正在柑橘林里忙活。2010年,在敖晓刚的带动下,粟时全开始种植柑橘,目前已种有4亩地,年收入近2万元。“刚开始根本不懂得怎么管理果树,敖书记请来种植能手为我们培训种树、施肥、剪枝等技术。”如今,粟时全打理起果园早已得心应手。不仅如此,靠着种植果树,粟时全也于2019年摘掉了“贫困帽”。
走在平坦干净的乡村公路上,放眼望去,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柑橘树,他们大都是在敖晓刚的带动下种植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正如敖晓刚给马草村带来的改变,清流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多领域带动乡村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镇柑橘林达10000余亩,年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20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这些令人骄傲的数字背后,离不开党组织的有效服务和引领。从品种选择、苗木提供、技术指导,到基础设施建设、销售等各个环节,该镇党委和村“两委”持续发力,推动广大群众在致富路上奋力奔跑,一个个跃动的红色身影与乡村风景融为一体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员干部有担当 提升群众幸福感
临近中午,马草村6组村民张文俊从厨房拿出菜篮子,和妻子坐在宽敞的院坝里一边谈笑,一边理菜。见到该镇党员干部周瑞前来走访,他赶忙放下手中的菜上前迎接,“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干部们帮扶,我们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以前,张文俊一直和儿子住在老房子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一到下雨天就漏雨。2018年初,周瑞在走访中了解到张文俊的儿媳患有重病,一家人生活困难。为此,周瑞立即报告镇政府,积极为其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当年,张文俊一家便住进了新房。
不仅如此,周瑞还经常看望张文俊一家人,节假日时为他们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她人特别好,还指导我们养羊、种果树,帮助我们增收致富。”张文俊说起党员干部周瑞,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像周瑞一样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心间的党员干部,在清流镇比比皆是。该镇党员干部们纷纷行动起来,着力改善民生,在住房安全、医疗保障等方面强弱项、补短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 聚焦民生守安康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
清流镇以农村基层党建“整镇推进、整区提升”先锋创建行动为抓手,围绕基本队伍建设好、基本活动开展好、基本阵地规范好、基本制度执行好、基本保障落实好“五好”建设,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选举出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党建注入“红色力量”,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镇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农户出行困难的问题,通过多用油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在清流社区修建人行便道720米,不仅方便了农户出行和农业生产,也为该镇旅游发展添彩助力。
聚焦为民办实事,今年6月,该镇完成农贸市场雨污管网改造,修建180米雨污分流排水沟,群众多年反映的下雨天路面被淹的问题得到解决,为群众及周边商户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经营和消费环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凝聚群众、为民谋利,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领头雁’。”该镇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继续突出政治引领,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突出服务群众,提升党组织向心力,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通讯员 窦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