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荣昌文物,以沉默诉说喧嚣

发布日期:2021-04-25 11:03

荣昌历史源远流长,建制沿革从战国可考。到明代,“荣昌”这一称谓确切地出现在《蜀中广记》中,记载因其介于荣州与昌州之间故名为“荣昌”,沿用至今。称谓虽来源于古时地理位置,但也蕴含着荣昌人“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祷。人杰地灵的荣昌沉淀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作为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我对文物的倾听与守护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

2018年刚毕业,我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荣昌的土地,成为了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每一处古建筑、古墓葬及其他形式的文物,都是在以它斑驳的躯体、丰厚的灵魂组织成一种独特的语言,无声地向后人描绘、展示那些已归于沉寂的瑰丽时代和坚定信仰。沧海桑田,文物始终以沉默诉说喧嚣,带给人巨大的沉思,又不断予人惊喜。

到荣昌的第一次惊喜,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城寺给的。跟随前辈开展文物安全巡查时,我们去了当时的区委党校,路上听闻宝城寺的入口在这里。

到达目的地后,正当我左顾右盼因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碧瓦朱甍而纳闷时,前辈领着我从党校大门右侧毫不起眼的小过道拾级而上。几经转折后,一座规矩周正端庄大气的古建筑赫然出现在眼前。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又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所谓“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些奇妙的感觉,宝城寺一并慷慨赠予我了。

梁思成曾说过,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宝城寺的布局也完全体现了这一点,其前殿、藏经楼、后殿均由同一中轴线贯穿,两侧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散发出一种极其稳重严谨的魅力。其中,我最喜藏经楼,大气恢弘的重檐歇山顶,飞檐下精密复杂的如意斗拱,我想,跟诗经中所描绘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一般无二了。

为了更好地倾听宝城寺的故事,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奇特美丽的古建筑,回去后,我查阅了相关的史料记载方知,宝城寺原位于县西城外,古时候的名字叫“真觉山”。明隆庆六年,刑部尚书喻茂坚为宝城寺撰写碑记,记载“真觉寺”有佛灯百盏,于南宋绍兴时期因为宋高宗贺寿而始。远近僧侣多发愿于此修行祈福,不仅因此地风景秀丽,更是为国祚绵长,百姓安宁而祝祷。喻茂坚认为,这样的请愿非常伟大,亦为之动容。也由此可见,真觉寺(宝城寺)之“真”,取贞洁操守之意,“觉”则是通达事理的体现,象征着无私与纯洁的高尚信仰。

如今,宝城寺早已不供奉香火,但一直作为区美术馆面向群众开放,长期免费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共市民们欣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我看来,这正是对古代真觉寺美好寓意的寄托和延续。虽方式不同,但千百年至今,宝城寺依然亘古不变地造福百姓。

看到这里,或许已有读者迫不及待想去参观这座城中古寺了。其实在荣昌,岁月留声的地方还有许多。漫步到万灵古镇,走在坑洼不平、布满时光痕迹的石板路,去禹王宫泡一壶茶、听一曲戏,耳边似乎还能听见明末清初填川移民大军的浩荡余音;信步于河包镇山巅之上的真原堂,踏入中西合璧的八字石朝门,抚摸它独具罗马风的敦厚的山墙,似乎能听到百年前不甘教会欺压,愤而起义却被镇压的余栋臣泣血的叹息……

荣昌,还有太多的文物在等待聆听与剖析,保护与传承。这正是我的荣昌情缘,更是我的坚定信仰。

作者 陈昱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