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昌州故里印记

●余姝娴

发布日期:2021-05-24 23:10
摘要: 棠城秀、濑溪清,红梅傲雪吐芳菲。荣昌,生我养我的家乡,千百次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现在身在异乡,但我时刻关注家乡的信息,关心家乡建设,也希望回到荣昌,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棠城秀、濑溪清,红梅傲雪吐芳菲。荣昌,生我养我的家乡,千百次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现在身在异乡,但我时刻关注家乡的信息,关心家乡建设,也希望回到荣昌,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依稀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东益当附近老法院对面有条巷子,跟着这巷子一直走,再上梯坎就是老法院,往左走是城关幼儿园(现名玉屏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九年的上学、放学时光都藏在这条巷子里。路旁一处不知名的大宅院,“高不可攀”的门槛和那扇从未开过的门,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如今,百度查询,大宅院原叫桐家院子,却早已看不见半砖片瓦,滑溜溜的青石板以及两侧被行人抚摸得发黑的石壁消失不见,唯有路旁那个几经翻修的公厕,尚能勾起当年的记忆。

小时候,傍晚牵着父母的手,走在莲花广场,买上十串羊肉串,站在桥头,看着清澈的濑溪河,盼着渔翁们钓上几十条“川子”,回家炸着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跟着姐妹们,到工人俱乐部里摸下台球桌,花“巨资”溜个冰,叼着一包“大冰”悠悠地摇回家。

后来,莲花广场设计了灯光喷泉,每天做完作业,就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看喷泉,看着水高水低、跌宕起伏,大家欢呼着,不顾阻拦把手伸到池子里,似乎摸到了水就等于胜利。再往后,偶然发现,莲花广场没有了中心花园,失去了标志建筑物,不知是否动摇了它CBD的地位?

那时的美食,十块钱可以吃到撑。敖家巷来碗羊肉汤,单碗肉加杂,浓浓的汤汁无限畅饮;人民路邮电局门口,吃碗摊摊黄凉粉,一元一碗的价格绝对不吃亏;衣服街不单能淘到衣服,还能吃上几毛钱的“叶儿粑”“猪儿粑”;宜宾燃面、富顺荤豆花、黔江鸡杂、自助火锅鱼,这些红极一时的外来美食也曾掀起全民追逐的浪潮。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跟着家人参加各种宴席,富康酒楼、银河大饭店、明珠酒店,看着台上明艳亮丽的新娘,幻想自己将来的模样。现在,这些酒店更新换代好几遍,不知是否还能找回当年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个叫“灯光球场”的地方,不记得那里是否踢过球,记得举办过大型歌舞会。印象深刻的是那里进行过对罪犯的公开审判,偌大的球场,座无虚席,好几个穿马甲的嫌疑犯被押解上场,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静静听着喇叭里传来的陈词,神圣而庄严,身上汗毛立起,有种未知恐惧。现在,荣昌新建了好几个体育馆、体育场,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也是层出不穷,不断满足着老百姓的精神追求。

虽然搬家到新区,还是会经常绕到东益当,逛逛民生市场和老百姓超市,吃份瓦岗寨鸡杂,爬上五楼看看墙壁上留下的小时候的印记。曾经觉得很高的五楼,如今轻而易举爬到顶;就像曾经只有一条主街道的荣昌县,如今撤县设区蓬勃发展,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鲲鹏,正张开巨大的翅膀,等待着离家外出的游子归来。